海南师范大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知识手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15来源:

第一部分 评估常识

一、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内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二、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意义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成果导向为引导,以高校自评和监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为核心,坚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更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既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对接。

三、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

     “一个坚持”,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两个突出”,即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三个强化”,即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审核评估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2.目标性原则,强调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3.多样性原则,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自身特色,鼓励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

    4.发展性原则,强调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5.实证性原则,强调基于证据做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

五、审核评估的“五个度”

    1.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2.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3.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

    4.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5.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六、“审核评估范围”的内容 

    “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个层次组成。

    第一个层次为审核项目,共有“6+1”项内容,分别是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另加了一个自选特色项目。

    第二个层次为审核要素,把六大审核项目划分为24个要素。

    第三个层次为审核要点,把审核要素的核心内容体现在64个审核要点上。

七、审核评估的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体现了审核评估的开放性,体现了审核评估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学校可以在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这六个项目之外,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自行选择(也可以不选)特色鲜明的项目,作为补充审核的内容。自选特色项目应该详细说明学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

八、审核评估的程序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审核评估方案认真开展自我评估,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走访、文卷审阅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形成《审核评估报告》。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由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统一对结论进行审议,审议后发布结论。

    4.学校整改。学校及时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撰写整改工作报告。

九、评估专家进校的工作内容

    专家组进校考察期间的工作,按时间段分为以下内容:专家组预备会、评估见面会、集体考察、专家个人考察、专家组内部会议、专家意见反馈会。

十、评估专家的考察方法

    1.深度访谈:评估专家邀请校内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根据访谈对象采取不同的访谈方式;

    2.听课看课:评估专家将灵活掌握听课看课的方式和时间,每位专家听课看课的总数不少于3门。在听课看课时从以下角度进行观察:一是某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定位是否服从于课堂教学的目标,二是从学生学习效果的角度考察课堂教学效果;

    3.校内外考察走访:校内外考察走访是指对参评学校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教学基地、用人单位进行考察,重点了解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率。校外考察重点关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4.文卷审阅:文卷审阅时以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泛读为主。每位专家一般调阅2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论文重点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是否规范到位,试卷重点关注命题、成绩评定是否科学合理、试卷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反馈改进机制;

    5.问题诊断:问题诊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多种相关信息相互映证的兼听并收法,二是考察一个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贯穿法,三是对薄弱方面多渠道检验的弱项核实法,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贯通法;

    6.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做好与同组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考察结果,增加考察信息量。

 

 

 

 

 

第二部分 校史校情相关知识

一、学校的发展历史

    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是海南第一所公办高校。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69年来,学校牢记师范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已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17万人。

二、学校的校训

    崇德、尚学、求是、创新。

三、学校的办学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地方和经济社会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四、学校的目标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国内知名,在东南亚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层次类型定位:稳定发展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学科发展定位: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教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态学等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争创一流学科。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着眼于服务终身教育、服务绿色崛起、服务文化传承与交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五、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秉承“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知识厚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卓越师资和高级专门人才。

六、学校的办学规模

    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是省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点大学,现有21个学院(其中本科教学学院19个),65个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发展局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本科生18203人,研究生827人,留学生356人。

七、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924人,其中教授225人,副教授306人。具有博士学历者377人。

八、学校高层次人才情况

    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整体较高,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1个,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7人,海南省杰出人才6人、领军和拔尖人才54人,海南省“百人专项”人选6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1人,海南省会计领军人才2人,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4人,海南省教学名师11人,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10个。

九、学校图书资源建设情况

    图书馆藏资源丰富,纸质图书210余万册,是海南省唯一拥有古籍专藏库的图书馆,完全满足师生教学与科研需要。

十、学校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现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76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海南省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66个,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1个。

十一、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现有本科专业65个,其中师范类专业22个,非师范类专业43个。

十二、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现有生物科学、小学教育、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英语、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化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地理科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应用化学、教育学17个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化学4个校级品牌专业;教育学、英语、小学教育、应用化学4个校级特色专业。

 

 

第三部分  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与评估

一、前期准备

     2017年4月,学校出台了《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启动大会,全面推进审核评估工作。

   2017-2018学年,开展了学院自评、专业自评等工作,对学院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教学档案、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完善了本科教学相关规章制度。

    2017-2018学年,召开了5次党委会议专题讨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举办了20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相关培训讲座,印发了6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指引,进行了2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模拟填报。

    2018年4月,举行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责任书签订仪式。

    2018年5月至7月,开展了“第四届课堂教学质量月专项活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8年8月26日-29日,开展预评估工作。

    2018年9月,印发预评估整改提高方案,召开整改动员会、培训会,各单位对预评估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思和整改。

    2018年10月,全面启动专家进校迎评工作。

    2018年11月19日-22日,审核评估专家进校考察。

二、学生篇

1.学生在评估工作中应如何做

1)充分了解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与自身的密切关系。

(2)随时关注评建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评建各项活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做好评估工作。

(3)遵守校规校纪,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4)了解熟悉自己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课程体系与课程学分设置,毕业基本要求等。

2.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学校的迎评工作

    (1)上课状况优良。准时上课,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杜绝随意说话、打瞌睡、吃东西、接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

    (2)自习情况良好。无课的同学主动到无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自习;能自觉完成作业和其他课外学习任务。

    (3)行为文明、形象端庄。学生举止文明,穿着大方得体;学习场所无抽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打闹等;出入楼门、上下电梯文明礼让;就餐自觉排队,无铺张浪费现象。

    (4)努力打造“文明宿舍”,做到宿舍文明卫生、无杂物堆积、被服叠放整齐等。

    (5)全面了解评估知识。

    (6)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对校史、校训、校风等有清楚的了解,熟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改革创新举措,要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7)对专家进校听课、座谈、就餐、走访宿舍、随机交流等要有充足的准备。专家在课堂、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场合的询问、访谈要积极作答。

    (8)对专家的问题,应对不慌张,出语慎重,回答问题需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正面客观;对于不足要从建议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发牢骚。

    (9)遇见专家时文明礼让。

    (10)随时准备参加专家主持的问卷调查或座谈会,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次评估工作。

3.学生访谈中专家可能关注的情况

       (1)学生学习、生活、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情况。

       (2)学生的学习条件(含教室、图书馆、网络)等。

       (3)学生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4)学生对所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了解情况等。

       (5)学生对学校教学、在校学习情况的满意度等。

4.学生需要了解回答的问题一览

    (1)你所学专业名称是什么?

    (2)你是否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3)入学后有关教师是否对该专业的整体方案进行过介绍?

    (4)你已学过的专业课有哪些?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有哪些?你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设置安排是否满意?

    (5)你对教材的选用是否满意?

    (6)学校的学习氛围如何?

    (7)课程考试采取的形式有哪些?

    (8)在讲课之前多数教师是否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学进度、课程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

    (9)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如何?

   (10)通过学习你感觉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如何?

   (11)你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否满意?

   (12)你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是否满意?通过实践环节你认为能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你最喜欢的、收益最大的教学形式是什么?

   (13)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开放与使用情况?

   (14)学校伙食、生活条件如何?

   (15)学习负担情况如何?有多少课余活动时间?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16)有没有看过学校的校园网和网上资源?

   (17)你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是否满意?

   (18)你对整体教学服务、师资的水平是否满意?

   (19)你对教学质量的总体满意程度?

   (20)你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三、教师篇

1.教师如何积极参与学校的迎评工作

   (1)了解学校、学院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

   (2)梳理本人的主要教学活动:课程、工作量、实习、实验、学院(系)/教研室活动、教改活动、指导学生情况等。

   (3)总结本人教改工作成绩、特色与亮点,特别是探究式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客观分析问题。

   (4)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正常开展教学,教学符合学校基本要求。

   (5)做好所担任课程的试卷或所指导的毕业论文的规范评阅及存档工作。

   (6)做好参加座谈会的准备。

2.教师如何回答专家提问

   (1)对专家的问题,应对不慌张,出语慎重,回答问题需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正面客观。

   (2)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介绍教师教学发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等。

   (3)对于不足要从建议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发牢骚。

 

四、管理人员篇(职能部门/学院)

1.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掌握的数据和支撑材料

   (1)分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2)分管工作与学校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的关系;

   (3)分管工作如何体现对本科人才培养的支持;

   (4)分管工作相关数据,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数据;

   (5)研读、解释《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和《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中相关数据;

   (6)分管工作支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亮点;

   (7)分管工作在支持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

2.学院院长应掌握的数据和支撑材料

   (1)掌握本学院基本数据:学生、教师、专业、实验室、课程、基地等,把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情况;

   (2)本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基本思路、特色、举措、效果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的关系;

   (3)本学院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成绩:学生成绩、教学成果、特色专业、教改项目等;

   (4)本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专业结构与教师结构的调整,与社会、企业、行业的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等;

   (5)本学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性:学科支撑人才培养、科研促进教学的相关情况;

   (6)本学院经费使用数据,重点是用于本科教学的经费比例,尤其是学生实习、实践经费的主要用途;

   (7)本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办法;

   (8)院长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职责,学院质量保障体系及运行效果;

   (9)研读、解释《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和《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中相关数据

3.主管教学副院长应掌握的数据和支撑材料

   (1)掌握本单位教学工作基本数据:教师数、学生数、课程门数、实验室数、学生实习数据、实践教学等相关数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情况;

   (2)本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效果;

   (3)本单位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成绩,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情况、教学成果奖等;

   (4)本单位教学工作的主要亮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5)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本单位质量保障体系,本人在单位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职责;

   (7)各类评估、教学检查等发现的问题与对策。

4.承担公共课教学任务的负责人应掌握的数据和支撑材料

   (1)掌握本单位基本情况:教师数、课程门数、课程范围、实验室、实践教学等;

   (2)本单位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开展公共课教学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效果;

   (3)本单位学科发展与本单位承担的公共课教学工作的相关性;

   (4)本单位质量保障体系,部(中心)主任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职责。

5.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应掌握的数据和支撑材料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与发展、是否特殊专业、招生人数、录取率、第一志愿率、毕业率、就业率、起薪、毕业生主要去向、毕业后发展等;

   (2)本专业教师结构,教师结构与背景对专业发展的支持度;

   (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要求,例如学分要求、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满意度等;

   (4)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和行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

   (5)学生的学业情况、学习负担、学习方法、学生对本专业学习过程的满意情况;

   (6)作为专业负责人,你对本专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7)其他本科教学相关工作。